个人能力考察类
38、你有没有你做产品的方法论?简单介绍一下(复盘和学习能力) 被问到可能性:70%
产品方法论一定要落地可行化。可以从需求分析,竞品分析,产品规划,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用户体验等等,找一个比较贴近目标公司的产品方向上的一个点来说。最好是围绕着你的项目经历里的某个产品功能从规划到上线,再到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来讲。
【回答实例-如果应聘的是一个在迭代期的产品线】在之前做XX产品的迭代方案时,我基本上会这样做。首先,在迭代产品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会优先去考虑用户价值,比如把下期迭代的功能清单在种子用户群可以反馈下,粗颗粒度的了解核心用户对迭代的喜好程度,再去考虑商业价值,因为始终记住——有了用户后,用户产生的价值远大于商业价值;再迭代周期上,我会考虑快速迭代——产品一定要保证双周一个版本(紧急版本可以发布,部分功能可以长时间内测,有效果后,就可以上线),一个月基本上迭代一次。
39、当自己的产品方案跟老板的产品方案不同时,怎么处理?(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被问到可能性:60%
这个问题考察面试者的执行力和向上管理能力,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说服领导,就是执行力不足,谁都有可能犯错,但是不去做谁也不知道。如果反复地纠结而不去执行,提高了领导对自己的管理成本。也耽误了项目本身的进度,则是不可取的,要明白当下最重要的是去验证。但是也不能一味的答应,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没有思考,只是个工具人。
【回答实例】我会重新思考来不的产品方案和我的方案的优缺点,根据SOWT分析,把两个方案的优劣势和风险点都罗列清楚,帮助老板决策。老板决策后,我会第一时间执行下去,并在执行总,做相关AB测试,把控好产品的风险。
40、谈谈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之间的区别?(源自字节)被问到可能性:50%
可被独立记忆推广形成小生态,从阶段上来说,初创产品就用公众号,有点用户积累了就用小程序,可以提高用户体验。等有大量用户了,就可以做个APP了。从用户体验上来说,如果想拥有更多的玩法(体验),还是APP为主。小程序,随用随走,不用安装,比较方便,公众号是相对简单的一个功能。
41、你是如何跨部门协作的?(统筹能力,协作沟通能力) 被问到可能性:50%
【回答实例】我会召集高质量跨部门会议,至少提前1天通知参会人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会议时间时间和地点,提早安排时间避免时间冲突。会议主导避免发生讨论问题跑偏,明确每个事项的责任人和时间(避免后面扯皮、互相甩锅)。形成会议纪要邮件发送每个参与人,也可抄送相关领导。最后就是里程碑跟踪,避免出现脱轨,若出现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
42、和开发人员发生矛盾会怎么解决?(沟通能力) 被问到可能性:40%
如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的处理办法是:
1)、摆数据:拿出相关数据来佐证改动的必要性,数据可以是页面点击数,用户粘性。
2)、讲事实:在数据论证的基础上,阐述项目规划、目标和领导预期,并结合所需要的改动的功能点进行说明。论证修改后悔取得双方互赢的良好效果。
3)、适当妥协:站在技术的角度,首先要理解技术拒绝的原因,从需求到产品阶段时先考虑实现的可行性。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做适当的妥协,如项目的拖延时间等等,关键是项目有所输出并保证质量。
4)、向上沟通,也可以去和资源方上级沟通协调。
当然,在处理本次冲突的基础上,还需要客观的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沟通机制存在问题还是由于沟通双方的沟通方式没有磨合好。及时分析,避免下次出现这种情况。
43、面对客户临时增加的新需求,应该如何处理?(应变能力) 被问到可能性: 30%
这个问题主要考察候选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需求变更是产品迭代过程中的常态,有时候是业务方临时加需求、有时候是老板提出当前版本必须要上的需求,也有可能需求评审时考虑不周,导致与原需求有偏差,不得不需求变更。
【回答实例】首先要了解清楚现状,为什么会变更?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会产生多大影响?不变更行不行?若不变更,是否可放在下个版本进行迭代?若变更后,当前版本会不会出现延期的情况?,
另外我们团队的研发同学在任务估时的时候会预留1天左右的时间,来应对未来突发状况的产生,若没有突发状况会提前进入下个版本的迭代任务中。
产品运营类
44、如何提升某产品的月活跃用户数?(用户运营) 被问到可能性:70%
提升某一数据指标,用北极星模型来做,把月活跃用户数作为北极星指标,通过拆分,找到可提升的因素,然后提升相关因素就可以了。
【回答实例】把月活跃用户数拆分,受到以下几个因素,老用户的月留存,新用户的增加,用户的流失率等。我们可以从这几个因素着手,规划用户运营体系,把老用户留存提上来,规划新用户推广方案,增加新用户数等等。
45、新产品如何获取种子用户?(用户运营) 被问到可能性:50%
【回答实例】我会先仔细了解公司目前所拥有的资源,是否在其他产品或者公众号等内容平台有骨灰级粉丝,可以先以他们为种子用户来运营。如果没有相关资源,可以通过优质内容和熟人推荐,进行冷启动,知乎的邀请制便是如此。也可以通过投入广告,招募KOL等举措来做热启动。
46、如何实现精准营销?精细化运营?被问到可能性: 10%
精准营销的前提:要对用户做好分析,找到目标用户。【新用户、普通用户、核心用户、流失用户】
精准营销的目的:对RFM分层的用户,可以针对性的制定运营策略,对不同层的用户推送不同的活动、优惠券、为潜在价值用户转化为高价值用户,为核心价值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下单购买转化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短信营销,指定号码发送邮件营销,会员邮件营销优惠券发送,指定用户发放、分层用户群发、流量营销:APP推送、微信公众号、广告设置自动化营销:会员升级关怀、会员生日礼包、周年礼等。
用户精细化运营——分层
1、重要核心用户:运营策略:收益:打折扣、实物奖、高收益荣誉:等级、大V服务:专属客服、专属通道、优先购买。
2、重要客户:优惠券、红包等,引导用户向重要用户转化。
3、普通用户:功能使用引导,新手大礼包,新用户下单立减等,引导用户向主要用户转化。
其他类、人事类
47、你之前是做xxx的,为什么会转来做产品经理?(职业规划) 被问到可能性: 80%
从产品经理的认知,产品经理需要的能力和自己的匹配度,对产品岗位的兴趣点来回答。(具体可以看第一篇里第3题,为何适合做产品经理)
48、看你刚上份工作是外包,转到普通公司,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被问到可能性:20%
会遇到这个问题,通常是外包产品经理面试的时候被提问的。(外包经常被看不起,也不要气馁,能力强就行)
毕竟作为一名外包公司的产品经理与普通公司的产品经理,差别还是挺大的。
面试官想要了解重点在于:
①你能否从项目导向型思维转化为产品导向型思维
②是否能够认清外包PM与普通PM的区别
③你是否在先前工作时为此有做了充分的准备
思考好这几个问题,差不多问题的答案框架也就出来了。
49、我没有什么问题了,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被问到可能性:30%
从求职者的角度,面试总共分为三种场景:
1)感觉自己肯定能进入到下一关
2)不太确定能不能进入下一关,是一种模糊状态
3)感觉自己肯定挂掉了
下面我们对每一种场景的回答技巧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种场景:感觉自己肯定能进入到下一关
问一下你最关心的公司情况,作为offer选择的参考。比如求职部门的主要业务方向,新一年的战略规划、研发资源充不充足,产品团队的规模等等,因为这些信息你从网上根本找不到的,而且这是你拿到很多offer之后选择offer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任何想要了解的都可以在这个环节提问,不要怕问题多,既然他让你进入下一关,在这个环节都是想跟你多聊的。
第二种场景:不太确定能不能进入下一关,感觉自己表现不错,但是不能从面试官脸上看出什么明确的信息。
这时候最好的策略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适当的争取一下。给大家几个参考的方向。
1)体现自己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问“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什么样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特征?”
2)体现对公司的喜爱,比如“字节跳动这家公司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家公司,创新能力特别强,我是今日头条、抖音的忠诚用户,请问公司内部什么机制导致了这种创新氛围呢?如果加入贵公司,会有机会跟各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多交流吗?”
3)体现面试官的能力,比如“我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看过您发的多篇文章,特别佩服,知道您对电商本质有深刻理解,请问像拼多多这样的公司以后会怎么发展?”当然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比前两种差一些,需要你认识这个面试官并对他很了解。
4)表现自己的其他能力。比如你对推荐策略有深入的了解,但是面试中没有涉及到这块,你可以说“我对推荐策略有比较多的研究,我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您给指导一下嘛?”或者你带了一份竞品分析报告,但是面试中没机会展示,你可以说“面试官您好,这是我写的虎牙和斗鱼的竞品分析报告,您能给指点一下嘛?”虽然措辞上是指导一下,但肯定是希望给面试官一种惊喜感的,所以这种情况的前提是你一定对某一个方向了解特别深入或者报告写的特别好,不然很可能会起反作用。
第三个场景就是感觉自己肯定挂掉了。
第一个可以参考的就是面试时间,比如一二十分钟;还比如面试官的态度及表情,如果面试过程中能很明显的看出面试官是不赞同你的很多观点等等。
这时候,当然你也可以用第二个场景中的方法尝试争取一下,但是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比较务实的方法是问一下自己这场面试不好的地点,为下一场面试做好准备。比如可以问“您认为这场面试我表现不好的地方是哪?该如何改进?”或者“这场面试我的哪个问题回答的不好?您认为正确的回答方法是什么?”,即使最终这场面试失败了,但是你依然是有收获的,因为你可以让下一家公司面试变的更好。
50、谈谈你对元宇宙的看法?最近一个月你关注的IT行业动态有哪些?(好奇心) 被问到可能性:30%
多看36氪,虎嗅等网站,或者刷抖音的时候也多刷点最新科技。
【回答实例】元宇宙在目前还有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比较重大的技术进步趋势来看,还是需要不断跟进。就像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跟进移动产品,可能到元宇宙时代,有比较完美的设备比如VR、AR,会迎来新的创新浪潮。
评论